A R P | 内网办公平台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 | English| 中国科学院
include
概况
创新院
机构设置
研究队伍
研究生教育
学术出版物
信息公开
新闻动态
媒体报道
人才招聘
平台链接
专题栏目
联系我们
友情链接
网站地图
首页轮播
首页飘窗
全文检索
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
二十大专题
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
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
党建
党员主题教育基地
三亚院
改版分界线--以上是新网站栏目
旧版网站
搜索头尾
科研成果
院地合作
原网站栏目
更新内容
科普
科普2
建所60周年
飘窗内容
全文检索
工程中心
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
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
预览pdf
资源库
邮箱登陆
用户名:
密  码:
 
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科普
蛤 仔

蛤仔和文蛤是很相近的两种贝类,它们同属于双壳纲,都是我国沿海“普遍分布的食用种。

  蛤仔的肉特别鲜嫩,而且价格便宜,是沿海人民特别爱吃的一种贝类在我国辽宁的庄河、山东的胶州湾和福建的连江、福清等地蛤仔最多,也最有名。

  蛤仔俗称蛤蜊,在福建又叫花蛤。蛤仔的两扇贝壳不大,近于卵圆形表面生有互相交织的同心和放射状的肋以及各色的花纹。

  当蛤仔一遇到泥沙,它便尽力伸长足部,把足尖潜入泥沙里,然后收缩足肌,使足缩短,这样便把身体的一部分拉进泥沙里,以后反复地伸展和收缩足肌,更逐渐地把整个身体都埋进泥沙里去了。在蛤仔足部活动的同时,我们还可以看到它不断地从腹面的水管吸入海水,又从背部的水管喷出的情形。蛤仔就是靠这种进出水流维持生命,它不仅是两个简单的孔而且延伸成两条专用的管道,这样就使它们能够在泥沙中有更大的活动范围,更利于在海底泥沙中过埋栖生活了。

  在蛤仔潜入泥沙以后,它们的水管永远是与泥沙表面相通的,因此在海滩表面留有两个小孔洞,并且不时地从出水管的孔洞中喷出海水来。当我们在海滩上挖蛤仔时,便可以从它的洞穴和射出的水流找到它们。








 
Copyright 1996 -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版权所有
主办: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办公室 地址: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64号 邮编:510301
Email:webmaster@scsio.ac.cn 电话:020-84452227(所办)传真:020-84451672
备案序号:粤ICP备0500799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