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R P | 内网办公平台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 | English| 中国科学院
include
概况
创新院
机构设置
研究队伍
研究生教育
学术出版物
信息公开
新闻动态
媒体报道
人才招聘
平台链接
专题栏目
联系我们
友情链接
网站地图
首页轮播
首页飘窗
全文检索
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
二十大专题
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
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
党建
党员主题教育基地
三亚院
改版分界线--以上是新网站栏目
旧版网站
搜索头尾
科研成果
院地合作
原网站栏目
更新内容
科普
科普2
建所60周年
飘窗内容
全文检索
工程中心
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
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
预览pdf
资源库
邮箱登陆
用户名:
密  码:
 
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科普2
容易写错的几个渔用汉字

1、海蜇的“蜇”字。常被错写成“蛰”字。“蜇”与“蛰”读音相同,但“蛰”的本意是动物冬眠,常见如“蛰伏”、“惊蛰”都是这个意思,并没有“蜇”字才有的“用毒刺刺人或动物”的含义。

2、缢蛏的“缢”字。常被错写成生造的“虫益”字。其实“缢蛏”之所以得名,正是因为在这一贝类的双壳上有一道明显的“缢痕”。若改成“虫益”字,不仅字典里(电脑字库里)找不到这样的字、徒然给自己增加麻烦,还失掉了区别于“竹蛏”等其他类似贝类的个性特征,因此作这样的改动,纯属多此一举。

3、东经、北纬的“经”字。常被错写成路径的“径”字。其实给地球定位的“经纬度”,是从纺织上的经线(垂直方向)和纬线(水平方向)移用过来的。知道了这一来历,再想想“纬”字的写法,我想,绝大多数人就不会再写错了。

4、定刺网的“刺”字。常被错写(打)成“剌”字。“剌”读作“腊”,加上“口”字旁,就是“喇叭”的“喇”,读音完全不一样。“刺”字用手写不一定会错,用拼音打字也不会错,但用五笔字型输入法打字时,常常一不小心就会出错。

另外,关于河鲀鱼的“鲀”字。河鲀鱼的“鲀”字有两种写法,写成“河鲀”与“河豚”都没有错,但“鲀”与“豚”的含义是有区别的。“鲀”字专指“鲀形目”的鱼类,是渔业专用字;而“豚”的本意是“小猪”,泛指“猪”,用在同属哺乳动物的海豚、江豚(俗称“拜江猪”)是比较恰当的。有鉴于此,笔者个人倾向于应多用“河鲀”,少用“河豚”。 








 
Copyright 1996 -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版权所有
主办: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办公室 地址: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64号 邮编:510301
Email:webmaster@scsio.ac.cn 电话:020-84452227(所办)传真:020-84451672
备案序号:粤ICP备0500799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