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R P | 内网办公平台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 | English| 中国科学院
include
概况
创新院
机构设置
研究队伍
研究生教育
学术出版物
信息公开
新闻动态
媒体报道
人才招聘
平台链接
专题栏目
联系我们
友情链接
网站地图
首页轮播
首页飘窗
全文检索
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
二十大专题
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
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
党建
党员主题教育基地
三亚院
改版分界线--以上是新网站栏目
旧版网站
搜索头尾
科研成果
院地合作
原网站栏目
更新内容
科普
科普2
建所60周年
飘窗内容
全文检索
工程中心
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
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
预览pdf
资源库
邮箱登陆
用户名:
密  码:
 
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科普2
海洋动物毒素的用途

不知人们是否充分认识到,海洋生物资源不仅能给人类带来好处,而且它们中的一些种类还能给人类带来灾害.无论是藻类、腔肠动物、腹足类动物,还是鱼类,它们中的一些种类都含有很强的毒素。据有关资料表明,现已查明的海洋生物中有毒的生物达1000余种,其中仅鱼类就占有500余种,其它海洋生物物种中的毒素也不可低估。

生活在浅海中的赤魟鱼,尾呈鞭状,竖有一锐利的毒刺,若刺伤人,毒液进入伤口,会使人疼痛难忍,晕倒不省人事,甚至产生剧烈的痉挛而死亡。生活在沿海及内河中的河豚,更不能小看,虽然其肉鲜美可食用,但其生殖器官、血液和肝脾脏器中却含有剧毒,其毒索高于氢化钠上千倍,若食用不当,极小的剂量就可使人丧命。生长在日本海、波斯湾及我国近海有一种毒蛇,即青环海蛇、斑海蛇,其毒素为神经毒,一旦人被其咬伤便可造成全身痉挛,肌体麻木,最终心脏麻弊而导致窒息死亡。生活在深海域的水母,其体内亦含有剧毒;生活在美国海域底部的“鱼类杀手”海藻,种类多达几十种,其毒素可以杀死数以亿计的鱼类,给渔业造成上千万美元的损失。此外生长在海洋暖水域中会“开花的”腔肠动物海葵,其所含的毒素要比眼镜蛇的毒性高2000倍……

虽然这些海洋生物的毒素会给人类带来危害,但是科学家们发现,这些毒素又可以造福于人类。如海葵,海绵及深海水母中的毒索可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奇特功效,对白血病、恶性淋巴瘤、肺癌等亦有理想的疗效;河豚的毒素可以提取一定的剂量制成止痛药,药效长,美国制成的类似药品已成为目前最好的镇痛药;从海蛇的毒液中可以提炼出抗蛇毒的血清,还可以分离出一种能溶解纤维蛋白的活性酶,对心脑血管疾病可起疏导作用。

实际表明,这些有毒的海洋生物,毒性越大,其治病效果就越显著,因此被科学家们视为以毒攻毒有特殊价值的珍宝。如果人们能够很好地掌握其毒索的药理作用,科学地加以开发和利用,变害为利,生产出更好、更多的有奇效的药品,解决当前危害人们健康及生存的世界性顽症,那将是功盖千秋,造福于全人类的幸事。








 
Copyright 1996 -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版权所有
主办: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办公室 地址: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64号 邮编:510301
Email:webmaster@scsio.ac.cn 电话:020-84452227(所办)传真:020-84451672
备案序号:粤ICP备0500799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