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所在斯里兰卡成功实施短周期地震台阵观测实验

  时值“一带一路”倡议10周年之际,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中国—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共同帮助与支持下,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赵明辉率领的“地质结构探测与地质灾害团队”(图1),赴斯里兰卡开展前期实地台站考察与台站布设,实现了沿海城市长期的数据采集,进一步推进了国际开放数据平台建立,为解决斯里兰卡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。

  斯里兰卡是我国在印度洋区域全天候的战略合作伙伴,是连接亚非欧的核心中转站。斯里兰卡海岸线绵长,区域基础地质研究十分薄弱,历史上地震、海啸等地质灾害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;而且其沿海城市的经济快速发展、人口密度增加、城市脆弱性凸显而导致地质灾害风险不断累积增强。因此,迫切需要部署地质地球物理监测台网,开展长期观测及研究,建立地震、海啸、滑坡等基础数据库,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灾害预防与经济发展服务。

  研究团队针对上述问题,在斯里兰卡沿海城市马塔勒布设了9台短周期地震仪台阵(图2),开展了连续地震台网观测实验,记录到多个天然地震数据及连续背景噪声波形数据。图3展示了SL.MT04台站记录的2023年4月24日19:15:00(UTC)发生在汉班托特南部海域的4.4级地震(图2中五角星)。

  此次布台实验获得的海量地震波形与背景噪声数据,为研究区浅层地质结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,有望解决研究区浅层地质结构与地质灾害相关的重大民生问题,同时对沿海城市的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。

图1 “地质结构探测与地质灾害团队”部分成员访问中-斯中心

图2 2023年在沿海城市马塔拉的地震台站布设图

图3 台站04记录的天然地震P波与S波到时图


附件下载:

本网站及其文字内容归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有,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,不得擅自转载或他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