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想,可以换一种方式实现——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

文章来源:研究生环境生态班党支部 赵振鲁  |  发布时间:2018-05-25  |  【打印】 【关闭

 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一段话这样寄语青年:“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,志存高远,脚踏实地,勇做时代的弄潮儿,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,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!” 

  2018年五四青年节前夕,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寄语青年: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,广大青年生逢其时,也重任在肩。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,也是圆梦人。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,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。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、追逐青春理想,以青春之我、奋斗之我,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,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。”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,令我如沐春风、倍受鼓舞。 

  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:“青年兴则国家兴,青年强则国家强。青年一代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,国家就有前途,民族就有希望。”正如,青年毛泽东曾写下“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,粪土当年万户侯”的豪迈词句。少年周恩来立下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”的远大抱负。这两位19世纪的“90后”,在青少年时期就确定了自己的梦想:将民族解放落为己任,将国家振兴放在肩头。一个世纪过去了,我,这个20世纪的“90后”,生在新中国,长在红旗下,走在春风里,跨过了新世纪。作为一名青年党员,我也有自己的梦想:科学梦。   

  结缘科学   

  我相信“知识改变命运”,所以,考上大学让我很兴奋。可是开学后,我却发现自己听不懂老师讲课!以前成绩优异的我,站在校园里一下子无所适从了,开始怀疑来到这里的意义。 

  幸好当时有一位老师赏识我,我去找他交流,坦言自己的感受:“我觉着大学老师都是很好的科学家,但不是好的教育家。”他没有多做解释,而是推荐我去看钱伟长院士的《论教育》,说:“里面讲了如何搞教育,如何当老师,如何去学习,更关键的是里面有钱老始终不渝的爱国情怀。” 

  读过书后,我被钱伟长先生的爱国热情感染了。刚进大学时,文史成绩优异的他本可以选文科,但“九一八事变”让他决定弃文从理,用科学拯救国家民族。他说:“吟诗作赋有什么用,没有飞机大炮人家就会来打你。” 

  从那以后,小数点都没搞明白的他开始恶补数理化,大一时真拼了,每天六点钟起床,十二点钟睡觉,中午不午休就待在图书馆里,遇到不会的就问,见人就请教,甚至还找来了中学教材,先读完中学课本,再去读大学课本。自从他立下科学救国的志向,其后的一辈子都在诠释“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”:20岁文转理;36岁学力学;42岁学俄语;58岁学电池;64岁学计算机;耄耋之年还在为教育改革奔走呼号,为祖国统一凝心聚力。 

  “从义理到物理,从固体到流体,顺逆交替,委屈不曲。荣辱数变,老而弥坚,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!无名无利无悔,有情有义有祖国。” 

  钱老的一生,是爱国的一生,奋斗的一生,奉献的一生。 

  当时,同为20岁的我有感于钱老的爱国热情,也决心致力于科学,将自身的价值实现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。   

  有些事,做了才知道  

  怀揣着科学梦想,我心往一处,努力学习,戒骄戒躁,谦虚谨慎。 

  功夫不负有心人。学习上连续三年的浇灌,在大四时绽放出花朵。2015年,我有幸保送到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读研究生,离我的科学梦想更近一步。 

  但大学生和研究生是有区别的。首先是学习内容不同,大学生是文明教育,需要接受素质培养;而研究生则是专业教育,需要接受专业技能训练。第二是教育目的不同,按照钱老的说法,“大学生要会自学,研究生要能看懂文献”。 

  而这些,听人讲是没用的,只有亲身经历了,有体会了才能真正懂。 

  除了培养模式上的不适应,我还面临着:全新的课题、反复无常的指令、无人引领的实验。这些全都在考验着我的毅力。 

  我再一次展示出决心和斗志,熬夜看文献,顶着布满血丝的双眼摸索实验。为了鼓励自己,我默念着“为有牺牲多壮志,敢教日月换新天”的豪迈诗句。 

  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是值得钦佩的,可真正说了算的还是革命现实主义。 

  纵使“人有多大胆,地有多大产”,无奈“欲渡黄河冰塞川,将登太行雪满山”。 

  六年来,唯一支撑着我的只有科学报国的梦想,但事实是残酷的,我在科学的门前徘徊了很久仍然不能进入,除了每天疲惫的身体、发红的双眼、日益稀疏的头发,我什么也没有得到。抚镜自视,我常常感叹:我还不到三十啊! 

  春节回家过年,同学聚会都说:“一年不见,你头发掉了这么多!”表弟见到我,小心翼翼地问:“哥哥,你是不是老了?” 

  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? 

  立志报国,献身科研,错了吗? 

  坚持不懈,矢志不移,错了吗? 

  没有错,我相信我的梦想没有错。 

  可为何我的实验做得如此不顺,无人帮带,处处受挫,连个硕士都读得这么艰难。   

  “知行合一”中间还有一步  

  “知行合一”是明代王阳明提出的重要思想。“知”是良知,“行”是实践;“知”与“行”的关系,就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。 

 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倡导“知行合一”,基本上是在两个场合,一是官员,二是青年。对官员,要求他们为老百姓做实事,不做表面文章;而对青年,则是把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。2014年青年节,总书记在北京大学时勉励大学生:“道不可坐论,德不能空谈。于实处用力,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。”王阳明的“知行合一”与“致良知”,是光明之学。早在大学时,我就接触过他的哲学思想,却不懂真正含义。虽然手握真理,却无法使用,满怀热情地投入工作,却被撞得头破血流。 

  在经历一系列身心的考验后,我似乎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义:无论有多么伟大正直的理想,要实现它,还必须懂两个字——变通。只有变通,只有切合实际的行动,才能适应这个变化的世界,实现理想。 

  19783月,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明确指出“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”,重申“科学技术是生产力”的论断。自此,打开了禁锢知识分子的桎梏,迎来了科学的春天。 

  20165月,习近平在“科技三会”上指出:“科技创新、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,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。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,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,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。” 

  四十年前,我们的科技要奋起直追,急需一大批科研工作者。 

  四十年后,蛟龙、悟空、天宫、天眼、墨子号等重大科技成果的问世,表明我们的科技已有长足的发展,但这无法让每个人都真正感受到。做好科学普及工作,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,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出去,意义同样重大。 

  无独有偶,2018321日(正值我国二十四节气的“春分”),国科大启动“春分工程”,宣布从2018年开始,每年在全国开展不少于100场次的大型青少年科普活动。 

  上有国家号召,下有教育机构付诸实践,我又看到了希望:献身科研,不一定非要卡在一个实验上;科学报国,不一定非要做科学家。我想我笔杆子还可以,写科普读物、做科学记者,同样是实现梦想的途径。   

  试水写作尝到甜头  

  20169月,我来到北京雁栖湖畔参加集中教学。我用自己朴实的发言征服同学竞选为班级党支部的宣传委员。其后,我认真地工作,用笔记录下班级和党支部的每一次活动,留下青春的记忆、雁栖的脚印。 

  由于班级稿件上的突出表现,我得到了学院老师的赏识,自201612月份开始,老师让我开始接触学院事务的报道。先是报道了学院与环保部共同开展的“学有进,政必新”主题党日活动,老师认为我把业务合作与思政建设结合得非常好,更加放心大胆地让我去报道12月底学院承办的“2016绿色中国发展论坛”。 

  冬去春来,时光来到20173月,恰逢刘东生院士铜像在雁栖湖校区落成,学院党委副书记点名让我去报道此事。刘东生院士,作为200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、黄土研究之父,73岁去南极,79岁到北极,86岁踏浪南海,87岁探险罗布泊,一生颇具传奇色彩。当时,我借着学生记者的身份穿梭于学校领导、教授学者、企业家和研究生代表之间,站在科学的圣地,缅怀先生严谨治学之风,感受校友感恩之情。我有幸参与其中,记录下那一刻。也正是那次报道,记者在观察事务上独特的视角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。 

  20178月,我回到了位于广州的南海海洋所,并作为科考队员前往西沙和南沙海域进行为期45天的渔业资源调查。海上待这么久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体验,海上科研更是稀奇。我决心把45天的海上科考生活化作一行行整齐的笔迹,向公众展示“海洋人”的“海上科研”,标题是“我与南海的45天”。中国科学院大学创办的《国科大》杂志在2018年第1期刊登了这篇文章,后又被《科学网》转载。 

    

  凭着手头的这点儿积累,眼前似乎清晰起来。与其在那儿苦苦挣扎,不如转换思路;立足实际,扬长避短,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去接近梦想。 

  “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”,花犹如此,我复何言,换种方式而已。 

  想到这里,我豁然开朗。如果皱纹终将爬上额头,我所能做的,就是别让它爬上心头。 

    

    

  2018523 

版权所有 ©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
地址: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 邮编:510070 电子邮箱:zwxx@gzb.ac.cn
技术支持:青云软件